微信扫一扫
自入汛以来,淮河以北宿州、淮北、亳州等市降雨偏少,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未来十天沿淮淮北地区将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土壤将进一步失墒,影响已播种作物生长发育,淮河干支流湖泊水源持续减少,供水趋于紧张,防旱抗旱形势不容乐观。
为做好当前防旱抗旱工作,近日,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发布关于做好当前淮河以北地区防旱抗旱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抗旱工作事关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抗旱责任,及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采取有效措施,把握抗旱减灾主动权,确保城乡生活供水安全,统筹保障生产和生态用水。
二、加强监测预警和需水分析。气象、水文部门要加密天气、蓄水、土壤墒情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农业农村、住房城乡建设、水利部门要滚动做好农作物造墒播种、浇灌保苗以及城乡供水需求分析,为水源统一调度做好支撑。
三、加强蓄水保水和供水调度。水利部门要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工程蓄水保水,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增加供水水源。要细化供用水方案,科学精细调度水源,保障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和有序供水。
四、落实落细应急抗旱措施。各地要加强组织发动,及时组织机关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帮助群众解决抗旱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落实沟渠清淤清障、淘井洗井、补墒造墒、人工降雨、抗旱浇灌等抗旱措施,确保按农时完成夏种、农作物正常生长。同时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严防旱涝急转。
皖北地区为何出现少雨干旱天气?
省气象台专家分析,最近一段时间,北方冷空气活动较少,我省一直处于高压脊的控制下,晴热少雨。我省北部一直处于晴空区,地面辐散增温明显,另外受到高压脊的影响下沉增温作用,淮北地区基本处于高温天气,高温天气将加剧气象干旱。
据了解,此轮干旱前期处于小麦灌浆期,对小麦生长影响不大。但目前淮北地区已经全面进入夏种,干旱少雨对夏种不利。
来自省农业农村厅的农情调度显示:截至6月14日,全省完成夏播粮食作物4220.9万亩,进度为68.7%,较上年同期快0.6个百分点。其中,夏玉米975.6万亩,进度57.6%;一季稻2856.1万亩,进度88%;夏大豆265.2万亩,进度36.3%;薯类38.5万亩,进度89.1%;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面积121526亩,进度20.3%。
13日下午5时起,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淮北、亳州、宿州、阜阳等地普遍降雨,对夏种极为有利,但雨量分布不均匀,部分田块仍墒情不足,需造墒或补墒播种,目前已累计开展抗旱播种面积269.8万亩。
接下来,预计15-17日全省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18-21日我省南部多降水过程,其中19-20日沿江江南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大暴雨。未来一周淮北地区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部超过39℃;15-19日江淮之间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5~37℃。
气象部门提醒
要关注今天午后淮北地区局地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做好中考期间气象服务。此外,未来一周合肥以北的持续性高温天气,旱情将继续发展,要积极组织抗旱保种。
自定义html广告位